當車輛沿著清萊蜿蜒的山路緩緩攀升,窗外的空氣逐漸轉為清涼,遠處層疊的山巒在晨霧中若隱若現,一種遠離塵囂的寧靜感悄然降臨。就在這片被稱為「泰國屋脊」的高地之上,有一片翠綠如毯的茶園靜靜鋪展——翠峰茶園(Choui Fong Tea Plantation),不僅是泰北最具代表性的高山茶產地,更是一段跨越近半世紀的移民奮鬥史與土地共生的見證。這裡沒有喧囂的商業叫賣,只有茶樹隨風搖曳的沙沙聲,與遠方山嵐交織成一幅動人的田園詩篇。
從荒山到茶鄉:一段跨越國界的遷徙與重生
翠峰茶園的誕生,遠不止於一塊適合種茶的土地。1977年,在泰國皇室與政府推動「替代種植計畫」的背景下,原居於金三角地區的華人移民開始尋找新的生計出路。當時,來自雲南的張秉權先生帶著家鄉的種茶技藝與堅韌精神,選擇在清萊府美占(Mae Chan)山區開墾荒地。起初,這片海拔800至1200公尺的山坡寸草不生,但他憑藉對土壤與氣候的敏銳直覺,引進台灣的茶種與製茶工藝,逐步將荒山轉化為綠意盎然的茶園。
經過四十餘年的耕耘,翠峰茶園不僅成為清萊面積最廣的茶園之一,更將「泰北高山茶」推向國際,產品遠銷日本、美國與歐洲。如今,這片占地逾160萬平方公尺的茶園,不僅是產業的典範,更承載著一代華人移民落地生根的記憶與尊嚴。走在茶園小徑上,偶爾能聽見茶農用雲南話交談,彷彿時光未曾遠去。
茶香與設計的完美交融:在視覺與味覺間漫遊
抵達翠峰茶園的最高點,一座由泰國本土建築師操刀設計的現代化茶館靜靜佇立,其簡約的線條與大面積的落地玻璃,巧妙地將整片茶山景緻引入室內。這座曾獲國際設計獎項的建築,不僅是拍照的熱門景點,更是體驗茶園風味的核心場域。
茶館內提供多款以自產茶葉調製的飲品與甜點,從經典的烏龍茶、清香的綠茶,到創新的茶底思慕雪與抹茶千層蛋糕,每一口都能品嘗到高山茶特有的甘醇與回韻。特別推薦午後時分坐在戶外平台,點一杯熱茶,任微風拂面,眼前是無盡的茶綠梯田向遠方山脈延伸,宛如一幅流動的綠色畫卷。茶園內設有觀景台與步道,遊客可沿著小徑深入茶田,近距離觀察茶農採摘嫩芽的過程,甚至參與簡易的製茶體驗。建築與自然的和諧共存,讓翠峰茶園不僅是「看」的景點,更是能「感受」與「參與」的深度體驗空間。
最佳造訪時機:讓旅程更從容
前往翠峰茶園的最佳方式為包車或自駕,因當地無公共交通直達,且路況雖已改善但仍需熟悉山路駕駛。從清萊市區出發,車程約一個半小時,沿途可欣賞泰北鄉村風光與起伏的山巒。茶園全年開放,每日上午8點至下午5點,門票免費,僅需支付餐飲或紀念品費用。
清晨或下午三點後光線柔和,最適合拍照與散步。氣候方面,清萊全年涼爽,尤其11月至次年2月的涼季,氣溫約18至25度,空氣清新,是造訪茶園的黃金時段。夏季雖較炎熱,但茶園因海拔高而仍感舒適。